沈陽渾南區智慧公路管理指揮平臺
一、業務痛點
公路養護數據孤島問題
養護決策無數據支撐問題
養護不專業粗糙化問題
養護考核不公平問題
管理手段滯后,科技含量低問題
二、平臺功能
2.1 地理信息系統、統一公路數據庫
實現重點區域養護管理、路網監管,為應急處置提供動態信息來源;通過GIS平臺調度和顯示管理范圍內的監控信息,對路網進行宏觀的協調控制,確保整個路網達到最佳的運行狀態;GIS地圖分為平面地圖,地形圖和衛星地圖,通過地圖數據把人員監管、路況信息、橋梁信息、隧道信息等都統一到一張地圖上,實現部門協同,信息共享打造公路智能養護一張圖。
2.2 以路長負責制為基礎,落實各級路長分級管理責任
打通農村公路建設的現場管理與信息化業務平臺聯動渠道;
打通縣級、鄉鎮農村公路與上級管理單位反饋渠道,實現鄉村道專管員網格化管理在GIS地圖上進行立體展示。
打通縣級與鄉鎮農村公路管理部門業務管理溝通渠道;
主要實現對路長信息、管轄范圍、路線、路段、橋梁、涵洞、隧道、沿線設施、防護設施、環境衛生、項目工程建設進度、資金投入、危橋改造等管控基礎信息的在線信息管理。
2.3 專業評定、科學興交、科學養路
評定方式可以以智能終端采集并上傳病害數據進行實時評定,季度末可以自行展示,打印。
可以在季度末用人工錄入的方式進行人為評定,評定結果可在GIS地圖上進行檢索查看。
系統嚴格按照標準執行評定:
《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 H20-2007)
《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TH21-2011)
2.4 道班機械、人員臺賬管理,透明公開
機械設備的裝備購置、經營生產、使用維修、更新改造、處理報廢等全過程管理。
機械使用記錄,維修保養狀況,油耗情況等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對設備的精細化管理。
材料根據施工單詳細記錄每項材料的出入庫,拒絕浪費。同時保證生產的計劃性、平穩性。
2.5 人員管理
建立員工檔案記錄了本單位所有員工的的基礎信息。
員工考勤主要是記錄本單位每位員工每天的出勤情況。
實現由人管人行政性管理向機制化、制度化、辦法管人的轉變。
設置管理范圍,杜絕工作人員缺崗失位、工作散漫等現象。
2.6 現場作業數據采集,實現無紙化公辦
公路養護管理移動端是巡查人員外出巡查采集數據所使用的移動終端APP。
配合公路養護系統的使用而開發的,方便各個養護部門上路檢查,實現真正的無紙化辦公。
現道路檢查數據同網絡數據庫數據的同步更新,當路檢人員檢查到相應路段時,系統將自動生成公路技術狀況等級。
對路況信息進行統一管理,保證信息在各部門之間傳遞的快速性和數據傳遞的高度準確性。